8.jpg

這個周末就在同志遊行熱鬧喧囂的氣氛下,台灣電影《阿莉芙》(Alifu, the prince/ss, 2017)上映了,這部由《龍飛鳳舞》導演王育麟執導的新作品,將鏡頭重點聚焦在都市裡的男男女女。男孩阿利夫從部落而來,被視為是頭目接班人的他,心裡卻有著想成為女孩的渴望;公務員正哲有著穩定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在一次幫好友代班的機緣下,卻不知不覺中愛上了變裝所帶來的快意感受;酒吧老闆娘Sherry多年前施行變性手術,和常來酒吧幫忙修繕的水電工老吳是多年的好友,Sherry鍾情老吳,但妹有情,郎卻無意。

2.jpg

觀賞完這部電影,內心升起了不少『可惜』的感受,可惜的原因有部分是因為劇本有太多條故事線,可是這些故事線卻都被蜻蜓點水般地輕輕帶過,更深層的心境轉換,更細緻的情感沒有被激發出來。而另外一部分覺得可惜的原因,倒不是電影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是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努力,這部電影所提出來的議題,在台灣多數的觀眾心裡,都還是太過前衛。這世界乍看之下很開放,很可惜的,保守還是無所不在。

1.jpg

前述的劇本問題,不難看出來這原本是一部電視劇的劇本,後來經過改編後,變成了我們電影中所看到的樣子。主角阿利夫想要放棄男孩的身分變成阿莉芙,但是身上卻有著頭目的重擔,雖然頭目也可以由女生擔任,但是在民風純樸的部落裡,『變性』這樣的詞彙,可以說是沒有在字典裡的東西。雖然稱為主角,你卻發現劇中對於阿莉芙所承受的壓力,所面對要變性還是屈就在他所不要的男性的身體裡那種掙扎,所占的篇幅、所釋放出來的戲劇張力是很少的,雖然看的出來是受到酒吧老闆娘Sherry的影響,不過稀釋在三條故事線裡,我反倒覺得Sherry才是主角,可惜了舞炯恩充滿真誠蠻有活力的詮釋。

4.jpg

公務員正哲的故事線如果要講成一部長片的篇幅,也是綽綽有餘,因為這個角色本身就是性別教育的一個相當有趣的例子,本質上是個異性戀,平常也對自己的身體沒有任何不滿足,但有趣的是,透過穿上女裝,他可以找到另外一片尚未開發到的天地,他不一定得要像《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 2015)那樣變成完整的莉莉,也不一定會愛上男生,你可以從這個角色上明瞭(或許不能完全明瞭,但至少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道理),性別不一定等於性向,更不一定等於行為喜好。人的個性,是多元散落的,沒有一個人可以被用一個詞彙完整形容,性別、性向、喜好也都是如此。

 

可惜,多數人都像正哲的太太一樣,認為變裝就是性向上的反映。

5.jpg

說到正哲,飾演正哲的演員鄭仁碩好像蠻適合扮女裝的耶,不管是男裝或是女裝都各有魅力。但最令人驚豔的還是第三段故事線裡飾演老闆娘Sherry的陳竹昇,尤其是對剛看過《大佛普拉斯》(The Great Buddha+, 2017)的我來說,整個心靈衝擊是很大的,怎麼可以比女生還要女生,無論是在面對吳朋奉的時候那種嫵媚,還是在面對其他演員時候的婉約,整個讓我無法和《大佛普拉斯》裡的陳竹昇產生連結。但還有衝擊更大的,就是這條故事線所帶給觀眾的那一絲絲遺憾的感觸。

3.jpg

原本以為看到罹病的情節,會延伸到同性伴侶在醫療上的問題,或是社會上不被承認的等等議題,但這一條故事線反倒是聚焦在這兩個狀似伴侶,卻又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情感互動。在一方有情,一方無意的狀態下,你可以從兩位演員的演技中看見了在愛情裡,一個想向前卻又怕破壞現在固有狀態的踟躕,一個則是陷在傳統價值觀念裡,想要接受,想要正視自己的情感,卻又無法踏出步伐的尷尬,所有曖昧又酸澀的情感暗暗流洩,在最後一場戲爆發出來,那是憾恨卻改變不了事實的無力感衝擊而來。三段故事裡頭,就屬這段最為完整,最為動人。

7.jpg

這部電影仔細這樣回味下來還是有一些可惜,三段故事最終都沒有得到一個很完整、比較結局的結局。但仔細想想,無論是對自身性別認同正處於掙扎模糊階段的人們、摸索自身性向的人們還是彼此有愛卻遭受阻礙的伴侶們,這就是目前他們所遭遇的狀況,就像電影裡的那些人一樣,他們都還在這條路上努力著,期盼世人可以看到、可以理解、可以包容、可以支持,可以不再為了想要忠於自己活下去這件最單純的事情而困擾、而奮鬥。如果你也能進電影院觀賞這部電影,如果你也願意敞開心房接納這個也不會影響到你既有生活,但卻往好的方向改變的事情,那麼這部電影所營造出來的那些可惜遺憾,就會成為點燃引信,慢慢形成改變的力量。

 

這是一個艱澀的議題,一條困難的路,但期許這個社會能打開新的世界往前邁進。

6.jpg

arrow
arrow

    癮評倫 A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