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英國女作家蘇珊希爾(Susan Hill)發行了恐怖小說The Woman in Black 在當時成了暢銷書之一
她那恐怖.毛骨悚然的故事劇情 也成為英國知名的恐怖故事題材
曾經被搬上電視拍成影集 也曾登上廣播 最成功的算是在1987年改編而成的同名舞台劇
因為劇情和音效令人驚嚇 這齣舞台劇成了大熱門 一演就是20多年
也成為影迷眼中倫敦西區三大必看的舞台劇之一
2012年 由潛力導演詹姆斯法金斯(James Watkins)進行執導改編 搬上大銀幕
並找來了甫完結篇的哈利波特男主角丹尼爾雷克里夫(Daniel Radcliff)擔綱主演
電影"顫慄黑影"(The Woman in Black, 2012)終於在台灣上映
其實說穿了我並沒有很期待他多嚇人 我只是想看哈利波特丹尼爾演戲 雖然說丹尼爾整體而言在這部電影中的演技還是沒有突破
那種感覺就想是 你想去看一個老同鄉.老朋友.老故知這樣(到底誰跟你是老朋友啊真是...)
他算是從小看到大的演員 經過了和他一起冒險的十年 當然還要在續下一個十年(如果他沒沉迷在演藝圈紙醉金迷氣氛中的話)
不過說實在話 雖然丹尼爾在片中的演技還是沒進步 但是片中大部份時間幾乎都是他獨挑大樑 沒有妙麗更沒有榮恩
而且雖只有他一人的獨角戲 他卻能撐起整個場面 掌握住電影的氣氛和步調 對一個演慣了很多人合作的電影的演員 這樣獨當一面的掌握全局 實在難得
講到恐怖片 就一定要提到他恐怖不恐怖
"顫慄黑影"他不像泰國恐怖片那樣賣弄血腥 甚至是有點煽動觀眾情緒
也不像一般美國恐怖片 突然來個鬼怪 張牙舞爪的撲過來
電影中 導演擅用濃厚的迷霧.瀰漫詭異氣氛的場景.面容偽善獵奇的玩具.面無表情卻讓人不寒而慄的路人甲等元素
創造出打從背脊往上慢慢發涼的驚悚氣氛
而在背景音效的安排上 也對電影氣氛上有很大的加分作用
聽似典雅富含氣質的古典樂 搭配畫面中華麗莊嚴哥德式的大房子 卻有著詭譎的感受
隨著畫面的推移 音樂聽起來更是令人起雞皮疙瘩 而且很心機的常常莫名其妙音樂就會淡出 留下一片沉靜
當然聰明的大家就知道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做好準備 等著被嚇
但是即使你已做好心理準備 仍會被電影中後續爆發的畫面.音樂給嚇到
我就是這樣 把耳朵都半掩了 還是嚇得抖了一下
不過電影最可怕的並不是這些突如其來的東西 而是被導演精心安排在小細節裡的畫面
每當這些東西出現 我就會打一下冷顫
因為你會不確定這些東西其他觀眾是不是也真的看到了 會不會只有你看到
這些小巧思是你在毫無防備之下被迫接受到的刺激 後座力很強
看著看著 不自覺眼睛就會開始探索起在銀幕外是否也有這樣的黑影
這就是電影帶來的後勁 令人坐立難安 自己嚇自己的恐懼
不過電影的步調很慢 個人覺得後半段才是真正精彩的地方
前面的鋪陳 太多且太慢 可能在精神不濟的時候看會不小心的睡著
這是這部電影比較可惜的地方
其實我會說丹尼爾雷克里夫在這一部電影中的演技沒有突破
大半是因為他詮釋的這個角色 該有的感覺沒有讓我感受到
他在片中飾演一個律師 而且是個年輕的單親爸爸
雖然在電影裡 他留著鬍子打扮成熟 但怎麼看就是個少年
和同片其他的演員一個對戲 就顯露出丹尼爾的青澀 或者可以說是仍未成熟
這對已經二十二歲的他來說 會是一個很大的瓶頸
尤其在一幕他牽著片中自己的小孩的時候 那看起來就像是哥哥帶弟弟 無法體會是爸爸牽小孩 更無法進入角色的感覺
不過這可能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觀看者 我 對他的既定印象所致
畢竟這樣子看了十年 也和他差不多年紀 怎麼也無法想像他會演出有這樣年紀孩子的爸
(只能默默感嘆時光飛逝 大家都多了幾個歲數了)
喔對了 片中有個橋段 丹尼爾拿著蠟燭 一步一步向前走的驚慌感
我一直想到他在哈利波特第三集拿著發亮魔杖 看著劫盜地圖的模樣
腦子裡一直想著他等一下會看到石內卜之類的
還有一幕他講了類似什麼惡靈退散的台詞 我都會自己把他想成"去去惡靈走"之類的東西
所以看這部電影之前 大家請先忘掉他是哈利波特
請大家跟著我念 他不是哈利波特 他不是哈利波特 他不是哈利波特
我覺得這樣可能會比較進入電影的氣氛
本片的劇情上呢 算是比較簡單但卻精實的恐怖片
不但在電影過程中一直拋出你相不相信鬼魂的存在
這個長久以來備受爭議的難解懸案外
更給觀眾一個要愛你的家庭 要珍惜每個能團聚的現在的觀點
在恐怖之餘 卻也淡淡的帶給觀眾一點啟發
不過說到鬼魂這件事 我向來都保持著敬畏的心情
因為我不確定有還是沒有 當我們有這樣的不確定性和矛盾的時候
那就平常心(但不隨便)的看待這件事吧
一體都有兩個面 太堅信哪個面 而否定另外一個面的存在 總不是件好事 是吧?
"顫慄黑影"其實是一部我很喜歡的恐怖電影
不賣弄血腥 也不靠太多誇張的特效妝點
卻能帶給我坐立難安的觀影經驗
這樣子的英式恐怖電影風格 值得體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