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假(Spring Break)是指美國大學生在三月到四月期間會放的一週假期,有的學校甚至會放到兩週,將復活節假期也納在裡面,因此也常被稱為是「Easter Break」,而在這段期間的大學生們就會被稱為是「Spring Breakers」,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放浪青春》(Spring Breakers, 2013)是今年台北電影節驚喜場的放映電影,是《寂寞先生》(Mister Lonely, 2007)導演哈摩尼寇忍(Harmony Korine)第五部長片作品,這次一樣是擔任編劇兼導演,請到了出自迪士尼的青春偶像凡妮莎哈金斯、瑟琳娜戈梅茲與《奧茲大帝》詹姆士法蘭柯擔綱主演,在電影中不但有突破形象的犧牲,更有超越尺度的驚人演出。
劇情描述四名大學生存了老半天的錢,卻依然不夠旅費,眼看著同學們一個一個都離開學校放春假去了,她們卻只能乾瞪眼,於是她們想到了一個妙招,那就是去搶一間速食店,果然就湊足了旅費,讓他們逍遙上路,終於抵達了佛羅里達海灘,陽光、比基尼、音樂、酒精、毒品、性愛,放浪衝破矜持,這些大學生沒有極限,不料一場警察臨檢,讓他們四個的春假只能待在拘留所裡等待有人來保釋他們出去,沒想到真的有人來保釋她們,這個人竟然是怪腔怪調的黑道大哥-艾力安,艾力安的溫柔融化了女孩們對他不是很好的第一印象,並取得了女孩們對他的信任,漸漸的艾力安開啟了女孩們不同以往的假期體驗,是心靈上的改變,永遠難忘的假期。
光是看海報的色彩繽紛,我會覺得《放浪青春》只是一部青少年們放蕩不羈的假期體驗,有一點像是《美國派》式的青春喜劇,但是隨著正片的放映,大大的改變了對這部電影的想法,除了看起來霓虹般的片名字體,和一幕幕夏天海灘的青春肉體以外,電影用著一種灰暗而充滿著迷幻的拍攝效果呈現,隨著主角們的幾句口白呈現得是一場如公路電影一般的心靈衝擊,完全不是青春喜劇。《放浪青春》充滿著赤裸的上半身,不管男生還是女生,滿滿的裸體展現了放浪的假期氛圍,讓人驚嘆著美式思想的開放外,也看見了年輕族群對於自身的自信,刻意挑選過的俊男美女,似乎也反映著現今社會審美觀念。
電影中有很多偏差的思想,例如為了攢得旅費,女孩們偷了車搶了劫,一場假期中吸了毒放了縱,就認為是心靈上的改變,脫離日復一日規律性的例行公事,唯一男主角艾力安的美國夢就是擁有了各式各樣的槍枝武器,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段滿足對於金錢的追求,乍看之下,似乎是用著一幕一幕如迷幻般的畫面,歌詠著青少年放蕩不羈的行為,用著各式手段追求自由的勇敢,但卻不是如此,《放浪青春》藉由這樣子的描繪,反諷年輕世代美國夢的墮落與偏差,以前的美國夢述說著是力爭上游就可以達成夢想,而現在卻是一種擺脫世事的逃離感,追求自由,尋找天堂,沒有法紀,甚至對於外來的誘惑毫無抵抗節制的能力,於是電影用著最挑戰風俗的方式,以滿滿的裸露、放蕩的性和暴力,挑戰觀眾的視野與接受度。浪漫的歌曲來自布蘭妮的「Everytime」卻配合著女孩與艾力安為非作歹的畫面,就可以知道電影有股反叛嘲諷的力道。
當然這樣的電影,就會有褒貶不一的聲浪出現,對觀眾來說,也會產生喜好不一的評價,喜歡的人會很喜歡這樣子迷幻又大膽的風格,但也會有因為沒有節制的暴力和色情感到排斥的人,像我其實不是很喜歡這部電影,暴力和色情對我來說還好,只是電影並沒有想要導正觀念的意思,這讓我看了是頻皺眉頭,反叛到底是一種風格,超過了就太頑劣了,電影的一開始,呈現了一邊是念阿門的信仰會,一邊的女子在用手槍極盡性暗示的方式自我安慰,搭配著哥林多前書(1 Corinthians 10:13)的內容,「當你受到誘惑的時候,神會帶你走出新的路,所以你可以忍受誘惑」,感覺應該就是全片的中心意旨,但是越到後來越發現,這些女孩們受到誘惑時,他們並沒有走出新的路,反而是出賣了自己的靈魂,縱身躍進誘惑裡。
本來以為電影中最早離開的那個女孩可以在回去之後,有種不同的體會,說不定能在日復一日的例行公事中找到新的目標,反省然後成長,結果也沒有,然後留下來的女孩們,結局更是誇張,一再的挑戰觀眾道德觀念的極限,最後女孩們友情更深刻了,但徹頭至尾的是四個女孩空泛泛的心靈,長不大的永遠放浪。這部電影寫實的描繪了現在部分年輕世代的思考邏輯,其實可以當作是研究現代年輕人思維的教材,但若說電影裡有什麼可以傳達的觀念,這個我想就語帶保留,有機會看過電影,大概就會知道為什麼了,最後還是期盼,縱使放浪,縱使想要擺脫俗事的紛擾糾纏,想自由也不要超越現有法度的界線,愛惜自己,才能有最好的休閒與自由。
本文同步刊登於17 MOVI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