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他們在這裡,人們卻希望他們像蒼蠅一樣死去。』
1945年5月,德國結束了對丹麥的佔領,準備撤兵離開。以這段歷史作為背景,《拆彈少年》(Under Sandet/Land of Mine, 2015)的故事從這裡展開。由丹麥的士官長所帶領執行的地雷區行動,其內容是在丹麥西部海岸撤除德軍所埋下的地雷,當初德軍以為敵人會在這裡上岸進攻,但是到最後,什麼東西都沒有上岸,徒留下深埋在沙灘裡的地雷,戰爭結束了,該由誰來撤除這些地雷呢?丹麥軍方是這麼想的,德軍所埋的,就讓德國戰俘們來清除,於是這個行動找來了德國戰俘,目標是每個小時拆除六個地雷,一批少年得拆上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後就有可能回家。
整部電影聚焦在第一批的十個拆彈少年身上,藉由這十位拆彈少年執行任務的歷程,闡述了這段歷史上的悲劇。電影劇本把德國和丹麥這兩個國家之間加害與被害的關係濃縮在丹麥士官長和德國拆彈少年身上,略去戰爭時期血腥殘酷的傷害過程,直接而毫無掩飾地描述這些少年拆彈的日子,那些戰爭中德國對丹麥的種種撕裂,轉化成憤怒加諸於拆彈少年的身上,拆彈過程中的惴惴不安彷彿就是丹麥人面對德軍大舉入侵時的惶恐。互相傷害,可能是人類在歷史的演進中,從來沒有學會的教訓,就像地雷一樣,炸到的不只是敵人,也有可能是埋下去的人。
電影的開場,是一群正要離開丹麥的德國士兵,列隊行進,一名丹麥士官看見德國士兵拿著丹麥的國旗,上前怒斥並將德國士兵打得頭破血流,簡單的一幕,我們就看見了當時代丹麥人的憤怒,為後續故事的發展做了鋪陳,於是我們知道,這群拆彈少年的命運大概會是怎樣,他們完成任務,沒有人會因此歡欣鼓舞,他們因為任務而受傷、死亡,沒有人會為此憑弔沮喪,就像文章一開始我所引用的那句台詞一樣,丹麥人需要拆彈少年在這裡,但是丹麥人卻恨不得他們像蟲子一般卑微地死去。拆彈少年的存在是一種救贖,為了大人們所犯的過錯,乞求原諒的救贖,但是這種乞求的聲音在歷史的漫漫過錯當中,已然太遲。再者,為什麼大人們犯下的錯誤得要小孩賠上青春來扛?
拆彈的過程並不容易,少年們得趴在沙地上,小心翼翼地戳向沙地裡,一旦敲擊到金屬質感,就要慢慢地播開覆蓋在上面的沙,一步一步地拆卸地雷的組件,就這樣反覆地徘徊在徬徨、恐懼、緊張、欣喜,再面對下一個未知的情緒當中,屏氣凝神,只要一有差池,就會被炸得面目全非,這樣的情緒在樸實的鏡頭當中完整保留,渲染出銀幕之外,化作觀影的氛圍,《拆彈少年》縱然不是一部恐怖電影,卻能讓人坐立難安,即使不是一部動作電影,卻仍讓人緊張激憤。觀賞到最後,你或許就會懂了,在那樣的精神折磨之下,少年們過的是怎樣的一種人生。也或許,自暴自棄地走向地雷像一隻蒼蠅一樣地死去,成為情緒的一種宣洩也不意外。
電影整體看來讓人低迴,走出電影院的時候都讓人沉重,但是電影的最後安排,讓我們看見了人們在憤怒、仇恨當中,仍舊不會被抹滅的精神,那是出於憐憫,出於同情的愛。有不分國籍的愛,有盡棄前嫌的愛,那是閃著光輝的普世價值。不管是德國少年們強行進入地雷區的精神也好,還是丹麥士官長最後鋌而走險的協助也罷,這才是《拆彈少年》這個故事最想要闡揚的價值。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總計有多達兩千多名的德國戰俘在丹麥西部海岸拆除了150萬顆的地雷,不管是佔領他人國土的德國,還是遭到佔領的丹麥,都已經傷痕累累,但願歷史能夠為人類帶來省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