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虎口巡航》(Cruising, 1980)是奧斯卡影帝艾爾帕西諾33年前的電影作品,電影描述一名連續殺人兇手出現在紐約的同志圈中,警方調派年輕警官史提夫進行臥底調查兇殺案的任務,於是史提夫假扮成同性戀者,埋首於辦案之中,在新的環境裡,和他自己生活習慣不同的各種衝擊讓他極不適應,最後雖然案情逐漸水落石出,但這樣的臥底辦案也影響了他的一生。在這一部由奧斯卡得獎導演威廉佛瑞金(William Friedkin,《大法師》、《霹靂神探》)執導的電影中,因為電檢制度的關係,被迫減去長達40分鐘的片段,這40分鐘的片段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放映過,也未曾有觀眾看過。基於這個原因,導演詹姆斯法蘭柯(James Franco,《奧茲大帝》)與專擅拍攝同志電影或紀錄片的特拉維斯馬修斯(Travis Mathews)決定用他們自己認為這40分鐘的片段應該有什麼來還原這段從未出現在大銀幕上的內容,因此電影《詹姆士放男口》就是紀錄他們拍攝這40分鐘片段的電影。

9  

(上圖)《虎口巡航》電影海報

本屆的城市遊牧影展,我依然是有選看了一些電影,《詹姆士放男口》在我的片單之中,只是被詹姆士法蘭柯初持執導筒的噱頭給吸引,對於電影的內容很不了解,首先,我不了解同志圈的生態,再者在此之前,我也不知道《虎口巡航》這部電影,不過在看完電影之後,覺得詹姆士法蘭柯和特拉維斯馬修斯兩個人其實對影片都還蠻有想法的,雖然《詹姆士放男口》這部電影的呈現型態充滿了高度的實驗性,卻因為他們在心中深知拍攝這影片的目的,而讓電影顯得有智慧有條理。原本不是很能理解的英文片名《Interior. Leather Bar.》,在看完電影之後其實也有一些概念,從字面上來看,是深入皮革酒吧的意思,充斥著皮革文化與S&M的酒吧正是《虎口巡航》中史提夫臥底之後去到的地方,《詹姆士放男口》的影片宗旨就是在重現這40分鐘片段,有一種回到這間皮革酒吧,更深入了解的意思,同時在Interior這字後面擺上一個句號隔開,也有種在強調的意思,強調著這影片不但只是重現,更是對人心深度的發掘與剖析

1  

而在《詹姆士放男口》中,先是拍攝了兩位導演和製片前來和男主角溝通的畫面,男主角是詹姆士法蘭柯15年的熟識-法爾羅蘭(Val Lauren),他是名異性戀者,甚至已經結了婚,基於情義相挺與為藝術犧牲的理念上,他沒什麼猶豫的就答應了拍攝工作,他的太太非常的豁達,因為她知道他覺對不可能妥協拍攝更多深入的性畫面,於是在老公出門前只提醒他要準時回家吃晚餐,反而是他的朋友聽到他要拍攝同性戀影片感到詫異而難以置信,到了片場,當他們開始拍攝第一場酒吧裡的戲碼,法爾開始覺得不太對勁,拍攝的尺度遠遠超過他的想像、他所能接受的範圍,甚至他認為就算電影拍攝成功,人們也只會把他定義成是一部情色電影,登不上主流殿堂,於是他開始與詹姆士法蘭柯交涉。

5  

這部電影透過紀錄片的手法,記錄了一個異性戀男演員處在充滿同性戀男演員的工作環境,透過不同性取向的兩方看似簡單的對話,激盪出火花與無窮的意義,而這樣的方式就好像當年電影裡史提夫為了調查案件而臥底的感覺,法爾羅蘭所飾演得並不是艾爾帕西諾,而是忠實的呈現出了史提夫在整個臥底任務的心境轉折,電影乍看之下是在重現40分鐘消失的片段,其實40分鐘的片段最後並沒有完全的被想像建構出來,反而是當年那個史提夫臥底的心境,被運用一種實驗的方式重新的展現在觀眾眼前,這才讓觀眾發覺,原來即使是相隔了30年的時空,即使我們的科技進步了,更現代化,思考更為快速而機零,但是對於「性」層面的思考卻是依然的保守而封閉,仍是在主流的異性戀文化中去度量並操縱著同性戀或是雙性戀的世界。

4  

電影中出現了男主角的太太和他的朋友,雖然沒佔據太多的時數,卻是代表著兩個不同的思考邏輯,男主角的太太代表著是開放與包容的一方,只要不影響各自生活領域的隱私,不管你是異性戀、同性戀都無妨,相對的,男主角的朋友就是保守主義者,在電影中與男主角的對話,看得出來他並沒有什麼接納的意願,只是一味的勸退男主角,聽起來雖然殘酷,但這是我們一般人常常做的事情,這時我們理解了,原來這部電影並非什麼深奧的說教啟示電影,亦非什麼以激情赤裸超越尺度的畫面譁眾取寵,《詹姆士放男口》是現代社會的縮影,有不同生活目標的族群,有族群與族群間的互動,在這其間,主流族群有包容的聲音,卻也有保守而固執的歧視與反對,而這樣「保守」的意識型態卻支配了人類數千年的發展歷史,不願兼容並蓄,只能讓發展的腳步停滯,故步自封。

6  

除了對不同文化的探討外,對性描繪的部分,對不管是異性戀者來說抑或是同性戀者而言都是一種衝擊,衝撞著現代人對於「性」的刻板印象,對每個不同性取向的人來說都是一次觀點的重新省視。電影中有一段,在拍攝完酒吧的場景,看見了大尺度的主僕式S&M性愛後,法爾受不了了,於是把法蘭柯拉到走廊長談,他覺得不能這樣,電影應該給人們的是溫和的「性」,而不是觀點的衝擊,法蘭柯的一席話讓我覺得非常有意思,他說性是很自然的東西,大家都看A片,大家都有性的需求,既是滿足自身的慾望,亦可能是繁衍子孫為目的的行為,人們卻都很忌諱地談論到這個部分,反而「犯罪暴力」是違反社會道德的層面,卻都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呈現在電影等各藝術作品之中,為何?難道暴力就這麼開放於社會,性就這麼可恥?

7  

其實呢,寫部落格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尤其是寫電影心得文的部落格,常常會發現,不管用多少心思的在寫一部電影,會來訪的人其實都很固定,但是咧只要你寫到的這部電影,內容是有關性愛的,或是有大膽而全見的性愛鏡頭,或是演員為藝術犧牲裸露好了,那個瀏覽人次通常都會高上一截,但是你只要在朋友圈提到一部描述性愛的電影,通常得到的答案無非是「矮額~你好變態」之類的,看完電影,你會如醍醐灌頂般豁然開朗,人們太習慣於性的保守與封閉,即使很想說,很想討論,卻有一種無形的壓力自我約制,壓抑得讓正常的「性」變得是有無形枷鎖等著你的犯罪事件,當然什麼性侵害啊性暴力啊那些都是真的違法且有違道德的,請不要犯傻去做犯法而且真正變態的事,我想要強調的,是不需壓抑自己對「性」的想法,「性」可以是自然的,如呼吸一樣自在

8  

本片在日舞影展與柏林影展上都曾公開放映過,獲得不少正面的評價與迴響,再再的證明了這部影片呈現手法與核心討論議題的成功,雖然它只有一個小時的長度,內容又是記錄拍片過程的點滴,但是這絕對是一趟具有啟發性的觀影歷程,就像電影的最後法爾開心的拍完他應該拍的戲份,開心的離開片場,那些陳舊而讓自己裹足不前的成見,那些封閉而死板的意識邏輯,都在這些過程中被逐一擊破,他沒有改變自己的性向,但是他卻改變了他的氣度,是一個能夠包容異己摒棄偏見的氣度,這也是我們都應該做到的。

2  

(上圖)本片導演詹姆士法蘭柯與特拉維斯馬修斯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癮評倫 A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