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愛”(あい)よりも昔、“孤悲”(こい)のものがたり。(愛之前的孤悲物語。)

這是我今年第一部只看到海報就決定去觀賞的電影,吸引我的點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導演「新海誠」的字樣,第二個不用說就是那逼真又華美的畫面風格。這部日本台灣同步上映的動畫《言葉之庭》(言の葉の庭/The Garden of Words, 2013),片名的原意就是「言語的庭院」,導演解釋在西元700年,當時的日本人還沒有「戀」這個字,而是用「孤悲」描繪戀這回事,於是這部電影便用著這樣的概念,描述一段在愛來臨之前,因「戀」而孤獨傷悲的故事。片名中的「言葉」在電影中用「萬葉集」的一首短歌來做引導,而「庭」則是故事所發生的地方,這個地方是東京新宿御苑,位於都會鬧區之中,卻有著涼亭與森林圍繞,靜謐而忘記身處何方,在這裡發展一段愛情故事恰到好處。

2  

秋月孝雄,15歲的高一少年,來自單親家庭,於是有特別早熟的觀點與遠大的夢想,他想要學製鞋,於是邊打工賺取學費,邊努力完成高中課業。只要是下雨的早晨,他都不喜歡上課,潮濕的空氣窒礙他的思緒,於是他來到了新宿御苑,畫畫鞋子便能度過雨中的早晨。這一天,他來到涼亭,遇到了25歲的女子雪野百里香,她很神祕,大白天喝著酒配著巧克力,仿若有什麼心事纏繞不去。他邂逅了她,自此每到雨天,即使彼此沒有約定,也會相聚在這個涼亭,日復一日,跨越年齡的情愫就此展開。只是,孝雄怎麼也沒料想到的是,眼前這位謎樣女子,當她的神秘面紗被揭開時,將會掀起多少波瀾,他們兩人是否能夠脫離孤悲,圓滿了愛?

3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

「萬葉集」是現存最早的日語詩歌總集,在電影中代表了片名的「言葉」,亦是女主角第一次遇見男主角所吟短歌的出處,一段戀情便從這首短歌開始,女主角患有憂鬱症,亂了生活步調,踏不出穩健的下一步,於是用了這首短歌描繪了她心靈所須,也企盼了男主角自此能夠踏雨而來,穿過她陰霾的心,永久定居,透過萬葉集的短歌,女主角也向男主角暗示了潛藏在謎樣背後的真實身分,這首短歌的返詞,同時也引用在電影中,是男主角表意的代言,《言葉之庭》的故事雖然簡單,且如果說穿了就是一個很普遍甚至於老梗的戀愛故事,但是透過了導演新海誠用詩句的美化,劇本變得深度而飽滿,更優美了一般般的男女情事。

4  

素有「背景之神」稱號的新海誠,他的動畫作品從《秒速五公分》到《追逐繁星的孩子》,往往都有刻骨銘心的感人故事和美不勝收的畫面呈現,在《言葉之庭》中,新海誠挑戰的是「雨」的場景,雨在電影中對男女主角都極為重要,不僅僅是他們相遇的原因,更是他們所殷切企盼能夠再見的必要條件,雨在電影中呈現的不只是一般天氣場景,更是主角們心情的湧現,電影中出現的雨也因此具有層次和多樣性,梅雨季的綿綿細雨、午後的雷陣雨、太陽雨,甚至是那場讓關係驟變的狂風暴雨,都可以看見新海誠畫風中的細膩筆觸,雨的柔、綿、煩、亂、狂,都在畫面中一五一十的呈現,這讓背景不僅只是背景,更能是說書人的輔助和角色情緒的延伸,更有甚者,欣賞雨中灰濛濛的都市街景、雨落在湖泊的乾脆等景致,除了賞心悅目,更能忘憂而得到一絲舒坦,這便是這部動畫厲害的地方。

5  

相互搭配的是KASHIWA Daisuke所製作的配樂,透過敲奏琴鍵的清脆代表雨的落下的輕盈,用絃樂編製出主角心境的發展,畫面離不開音樂,音樂更離不開畫面,印象最深刻的是男女主角在樓梯間擁抱的一刻,那畫面加上那音樂製造出來的感動,讓我想起了去年底看見迪士尼短片《paperman》的悸動,是一種渴求相愛的悸動,一種在都會裡孤寂的後遺症。主題曲「Rain」更是恰到好處的出現在片尾的地方,本曲由大江千里原唱,槙原敬之曾翻唱過,在《言葉之庭》中由秦基博翻唱,清亮的嗓音有著都會的知性,更加的適合出現在電影當中。片尾曲唱完,電影還有最後一段,讓原本充滿悲傷的結局多了讓人能夠振翅高飛的正面力量,勉勵人們站穩腳步,待能自立便能再次抓緊時機,踏出對的一步。孤悲之後,便能是愛。

6  

看完《言葉之庭》,再想想片長只有46分鐘的事情,原本嫌棄它太過短暫,後來深覺長短不是問題,電影在這期間帶給我感動的力度與美感的極致,讓我深深的滿足,這才是重點,新海誠對於片長的決定是正確的,我去觀賞這部電影的衝動也是對的。看完電影,於是我也開始期待雨天,期待一場邂逅,期待一次傾心。

7  

 

我要閱讀更多:

新海誠作品>追逐繁星的孩子:你聽見別離的聲音了嗎? 

初戀的滋味>來自紅花坂 : 追尋屬於你純潔的初戀 

arrow
arrow

    癮評倫 A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