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凱文怎麼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2011)改編自英國柑橘獎最佳同名小說,由蘇格蘭女導演Lynne Ramsay執導,女星Tilda Swinton、以"芝加哥"入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的John C. Reilly主演,透過平實的鏡頭與交錯剪輯的片段,陳述一段令人寒顫的家庭悲劇、痛心疾首的社會事件,也對於媽媽、孩子兩種角色的立場與心境刻畫至深,鞭辟入裡,是探討母愛、社會、人性最寫實的描繪,最坐立難安的影像衝擊。

2 

3  

伊娃在一次的異國旅遊中,受到西班牙番茄節熱情氣氛的陶冶下,意外的與富蘭克林邂逅,進而發生關係,因為這件事的發生,伊娃意外的懷孕,打亂了她原有的人生規畫,她放棄了似錦的前程,離開了原本居住的城市,在毫無準備、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生下了小男孩,凱文,沒想到凱文卻是一隻批著羊皮的狼,純真的外表下藏有惡魔黑暗的一面,不僅處處和伊娃做對,還暗中策畫了很多恐怖的事件,伊娃發現這小孩子的不對勁,卻無法說服她老公富蘭克林,束手無策。

1  

凱文16歲生日這一天,他策畫了駭人聽聞的校園密室屠殺事件。凱文被送進了監獄,但是身為母親的伊娃卻怎麼樣也無法忘懷,無法洗刷雙手及心靈的鮮血與罪惡,噩夢揮之不去。電影雖採順敘法描述故事,但其中卻穿插很多伊娃在事件後所承受的痛苦,在城市中受人唾棄、怒罵等橋段,在沉重的故事中,更增添令人無法揮別的壓迫感。

4  

電影中的凱文,其實本質上是個聰明的小孩,但是從小他就感受不到媽媽的疼愛,因為伊娃從來都沒有計畫會生小孩,凱文是她沒有計畫沒有意願而生的孩子,出生時哭鬧,她忍受不住把她推到工地讓吵雜聲掩蓋哭鬧,凱文需要的不多,他只是希望媽媽給予正常的愛,於是他內心充滿寂寞與渴望,渴望擁有片刻媽媽的關注甚至是認同,但是這樣渴望的心情,卻往負向情緒堆疊,導致凱文做的種種事情,都是不好的,對伊娃都是種折磨,凱文並沒有錯,只是想法與做法上產生了偏差,走偏了也回不來了。

6  

就如同日本電影"告白"中的小男孩一樣,他們都需要別人的關注與疼愛,於是採取驚世駭俗、離經叛道的手法,吸引目光與注意,"凱文怎麼了"當中,凱文在被捕時,雙手舉高,如同勝利者般的訕笑,搭上音效如同群眾歡呼的假象,甚至後來有一幕,凱文走到正中央,如同選舉勝利者高舉雙手的背影,暗指凱文對整件事情的驕傲與迷失,他只知道這件事引起注意,卻不知道這事情的嚴重性,道德淪陷至此也令人痛心這個家庭教育的失敗。

7  

凱文如此,父母親雙方都有責任,母親伊娃因為在預期之外生下這個孩子,因此對這個孩子的漠視,是最大的主因,而後她漸漸觀察到凱文的異狀,於是開始裝作關心,帶他去打球、帶他去吃飯,也讓凱文感到刻意而虛偽,於是成了導火線,一次凱文在提及手上傷疤時,講到這是伊娃最誠實的表現時,觀眾可以察覺這位媽媽在憤怒摔自己孩子時的厭惡,與孩子對媽媽沉痛的控訴,控訴母親對於他的忽視與討厭。而他的爸爸富蘭克林,錯在疏於觀察,被蒙蔽在兒子乖巧的假象裡,無止盡的溺愛,被孩子牽著鼻子走,當他發現時,為時已晚。

8  

凱文與妹妹的互動,對於許多家中有兩個以上的孩子而言,是很值得注意的,電影中凱文看到媽媽對待妹妹的方式,他找到了在他身上找不到的母愛與關懷,於是他產生嫉妒,在怨念使然下,對妹妹的態度與行為一直不慎友善,甚至傷害她。其實家中有兩個以上的孩子,父母親都該注意自己的愛給予的是否平均,給得太多,就會變成是一種溺愛,溺愛到長大了,會變成是社會的負擔,因為這個孩子會認為世界上所有人都該寵他,而給得太少,孩子會比較,比較到最後會生恨、會記恨,造成心理上的陰影,產生偏差。父母應該是這世界上最難勝任的職業,也許一輩子都無法參透當父母的秘奧義,但也因為這樣邊做邊學的經驗與過程,父母這個角色才有樂趣。

9  

電影運用許多意象與色彩的表達方式,減少許多直接呈現的鏡頭,像是番茄節的鮮紅象徵著炙熱難擋的情感與欲望,卻也造成後來鮮紅的悲劇,抗議者的紅色油漆、鏡頭常常出現的紅色調、女主角伊娃身上的紅色顏料,也暗示著悲劇發生的血腥,以及伊娃心中躺著的鮮血與永遠無法抹滅的傷痛,透過意象與色彩,取代了很多血腥、直接的鏡頭,但也成功製造了電影沉重的步調與壓迫的氣氛,尤其一幕,凱文吃著荔枝,從沒有人吃荔枝的動作或是拍攝吃荔枝的畫面,會如此令人覺得噁心,如坐針氈的。

5  

"凱文怎麼了"透過伊娃的回憶與忍受痛苦的過程,帶出對社會產生衝擊的故事,對親子關係、社會人性無疑是莫大的震撼,女主角蒂妲史雲頓也成功的展現了劇本中的媽媽該有的壓抑、悲戚、不解與無奈,演技更上一層樓,為電影增色許多。整部電影雖然沒有很血腥恐怖的畫面,卻因為氣氛上的營造,意象上的呈現,讓觀眾覺得膽顫心驚,坐立難安,雖然劇情上的高潮起伏不多,卻令人感到無比精彩懾人。

11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癮評倫 A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