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華

 
這部戲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地方,我想就是所謂的瓶頸吧!
 
《你好,之華》(Last Letter, 2018)是日本大導演岩井俊二的最新編導作品,這也是他第一次執導中國電影,是繼行定勳導演前往中國拍攝了《深夜前的五分鐘》(Five Minutes to Tomorrow, 2014)後再有導演拍攝中國電影,很難能可貴的是岩井俊二的劇本完全沒有水土不服的感覺,故事的發展融入中國社會,不會有好像架空了一個世界,無法入戲的窘境。但是,也許就是身為岩井俊二的原罪吧,觀眾不免會把這部電影拿來和導演最經典作品《情書》(Love Letter, 1995)做為比較,一個比較之下,導演這次還真的沒有拿出太多新的東西,舊瓶新酒卻沒有新鮮風味,反而在這部電影的執行面上還曝現了不少缺失,這就是令人尷尬和失望的地方。

你好,之華

 
談及劇本的部分,《你好,之華》裡《情書》的既視感太重,即便在呈現的主題上有努力地在做出區別。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現代,電影裡的主角重拾紙筆書信的理由太過單薄,人物互動的部分,之南、之華、尹川這一輩的故事和颯然、睦睦這一輩的故事之間的聯繫處理得太過倉促,這讓睦睦和她弟弟晨晨的反應都流於表面,一段晨晨離家出走的長鏡頭還真讓人無法入戲。而且雖然名為《你好,之華》,但是電影怎麼看都應該是《你好,之南》。除此之外,《你好,之華》在剪接方面也沒有加到分,很尷尬的是這一屆金馬獎入圍剛好有另外一部文藝作品《後來的我們》(Us And Them, 2018),孰優孰劣,不由分說。做為一個觀眾,感覺《你好,之華》在培養情緒的點上全部都被切碎了,沒有妥善的延續情緒就立刻跳到下一個事件,在陳述故事的過程,時間線的安排也顯得怪異。

你好,之華

 
在感性層面上,我是喜歡這部電影的。相較於《情書》在愛情上的著墨,《你好,之華》呈現的是人生的多變難測與回顧時的憾恨。電影中不斷呈現的那段畢業典禮的感言扮演著楔子和結論的角色,帶領觀眾在回望之華、之南和尹川的故事之後,能一起進入每個角色的情緒。當年學生會長的之南在台上如此說著,未來有無限可能性,但怎麼也沒料想到她的可能性就那麼狹窄,而當年以為未來就只有之南的尹川,卻沒有了之南。在愛情跌了一跤的之華,最後有著平凡的幸福。
 
未來,難以預料,這才是我們享受生命的真義。
 
更重要的是,在生命繞了一圈之後,回到原點,要學會放下,繼續前進。我很喜歡導演在這個部分的處理,淡淡的,卻直逼人心。

你好,之華

 
雖然不覺得周迅這一次交出的成績單和她過往的紀錄相比有多麼出色,但是你知道的,一個資優生就算怎麼考差,還是資優生,周迅的表演依舊有其水準。我特別喜歡她在後段向尹川告別的那種釋然,如果不是周迅來演,這種釋然就沒有該有的後座力。同樣是之華的角色,年輕時期的之華由張子楓飾演,她在面對喜歡的人不喜歡她那時候的徬徨,還有向喜歡的人攤牌、告白的橋段都處理的相當出色,如果在這戲中有所感動,部分原因是因為她。至於以豐川悅司的造型登場的尹川(秦昊飾演),我就真的沒辦法理解他的這個造型是致敬還是拷貝。尹川這個角色最後的處理力道也稍微弱了些,要用草草收尾來形容,也是可以的。
 
簡單的來說,這部電影好像說了什麼,卻又說不完整,好像觸動了什麼,卻又不敢大膽,好像跟《情書》不太一樣,卻又在老路上走著。要說岩井俊二導演這趟中國旅程成功了嗎?似乎也只能放上一個問號做結。

你好,之華

arrow
arrow

    癮評倫 A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