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jpg

一部發生在球場上,卻不是運動類型的電影。一部發生在士兵身上的故事,卻不是戰爭電影。

兩次奧斯卡最佳導演得主李安這次帶來的新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2016),改編自美國作家Ben Fountain的小說作品【中場無戰事】,描述美伊戰爭中衝鋒陷陣拯救同袍的下士比利林恩,在返回美國之後,與小隊參與了全國巡迴的表揚之旅,甚至在感恩節這天,與美國偶像團體真命天女一同參與中場表演,但是在過程中,比利林恩卻一直無法擺脫回憶:那些從軍的理由、那種在伊拉克風聲鶴唳的日子、那雙沾滿鮮血的雙手,全都盤旋在比利林恩的腦海裡,揮之不去。眼看著接下來要與小隊一同回去伊拉克繼續作戰的時間越來越逼近,比利林恩的心裡就越是糾結拉鋸......

11.jpg

電影中的時間篇幅從B小隊集合出發到球場,接受喝采與致敬到完成表演離開球場,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裡,鏡頭緊跟著比利林恩的思緒打轉,隨著情節的需要穿插比利林恩回憶過去的片段,包括了為了姐姐毅然決然地從軍,從軍後與長官之間的談話,在伊拉克看盡美國高官看不見的真相與殘酷,體會到站在戰場最前線時的徬徨無助,歸零到最基本求生意志的難受等等,跟隨著電影裡的這些片段,我們進入到比利林恩的種種思考漩渦之中,角色形象鮮明而立體。理解他渴望回家的迫切,理解他擁有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PTSD)的恐慌等等,進而對電影更深一層想要說的東西,產生強大的後座力。

12.jpg

原本我以為這部電影說的就是一位士兵經歷過PTSD之後,重新適應社會的故事,但是我所想像的和這部電影所說的根本就是天壤之別。

片名中的『戰事』除了他們在伊拉克發生的戰爭以外,還有比利林恩心裡的種種衝突,而片名的中場戰事,指的不只是這個球賽的中場,更是兩次伊拉克戰爭之間,士兵們回國休息的中場。對這群士兵來說,戰場可怕,尤其在戰場上他們在槍林彈雨之中,與死亡只有一線之隔,每一次的炮聲隆隆都是死神的歡迎序曲,擔心自己,也害怕目送袍澤死別。終於在戰爭暫歇之際,回到了自己的國土,他們接受的確是更嚴厲、更殘忍的對待。

15.jpg

『這感覺其實蠻怪的,有人來表揚你這輩子最慘的一天。』不僅如此,當你最原始的求生意志,當你最殘忍的野蠻行為,被反覆的讚頌表揚,被裱框為國家英雄,甚至當商人開始洽談買下你這個『故事』,所謂的『生活』開始不切實際。那種不切實際是你自己那麼熟悉的國家,和你自己那麼親近的國人,看不見血腥,聽不見哀號,無視那些不公平不道德的醜陋行為,把你當作是包裝,美化整個戰爭行動,弘揚國家勢力,提升國家士氣,你所認知的生活,你所知道的世界,不再是你所記得的樣子,多麼可怕。觀賞到中場表演的時候,你的心會是被重重震撼的,那種震撼不只是視聽效果的震撼,還有心靈道德的震撼,表演時的煙花嘲諷地綻在球場上就好像戰場上迸開的彈藥,傷害了這群只求休息、只求平靜的士兵,傷害了其實只是不願看到弟兄死去而衝鋒陷陣的比利林恩。

14.jpg

電影的高潮點降落在比利林恩果斷拒絕資方用極低的價格買下他們的故事這段。唯利是圖的商人口口聲聲說崇敬為國家奉獻的士兵,卻不願付出更多的代價買到一個故事,就好像政府口口聲聲說每個士兵都是美國的孩子,卻毫無情理的送他們到遙遠的國家去,用一個以反恐為包裝的理想,去做不知道是為了誰的利益著想的事情。表面上是藉由比利林恩帶大家看到美國士兵的勇敢與偉大,事實上卻明示加暗示的批判美國政府當時的決策,《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那些描述兩次美伊戰爭的電影當中,(至少我個人覺得)最帶有情感也最具有殺傷力的電影。

李安導演在這部電影裡啟用的演員也在這裡產生了很大的戲劇效果。以往都是在喜劇電影當中所看到的面孔-克里斯塔克和史提夫馬丁,這一次分飾類似經紀人和老闆的角色,看著這些喜劇演員收斂起笑容,似笑非笑的看著鏡頭和士兵們應對進退,真的讓人打從骨子裡的竄出一股寒意,這是大資本家的嘴臉。相對的,飾演比利林恩的新秀-喬歐文和飾演小隊長大衛中士的蓋瑞特荷德倫全身散發出來的單純與正氣,在畫面中產生了衝突與張力,不得不佩服選角與演員自身融入劇情的效果。

17.jpg

電影的最終,比利林恩回歸到了部隊裡頭,做出了回去伊拉克的決定,相較於他所看清的美國社會,或者說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醜陋,伊拉克即使充滿衝突、充滿砲火,卻是相對安全,相對單純的地方,而且身為士兵,就該做一位士兵應該有的本分,和同袍站在同一陣線。儘管批判是那麼的強烈,最終不忘將主要的焦點還給這群士兵,還給比利林恩,給予一個正面的肯定與力量。《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就和那些李安導演的電影一樣,充滿該有的溫度與深度。

113.png

好的,談到3D技術的部份,個人還沒觀賞未來3D的版本,待我觀賞完再補上心得。先就這次李安導演選用劇情片拍成3D的嘗試來說,我認為導演充分的製造了一個觀眾融入銀幕的情境,等待我們走進比利林恩的世界,這個嘗試在一般3D版本裡頭就感覺的到,電影中,很常先拍攝比利林恩,接著下一幕就是和比利林恩對話的人直接看著鏡頭,不著痕跡地,身為觀眾的我們就會誤以為自己是比利林恩,融入劇情當中。甚至到了中場表演那一段,你會以為是站在球場的舞台上,跟著比利林恩感受現場無數目光注視的感覺,不管是煙火還是砲火,你都身歷其境。李安的3D不再是有東西跳出來而已,而是讓觀眾走進銀幕,感受如日常生活一般的真實。

一旦我們走入銀幕了,我們就走進比利林恩的心裡了。

16.jpg

arrow
arrow

    癮評倫 A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