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說家約翰葛林筆下的人物總是平凡,卻令人覺得可愛又溫暖,改編成的電影也都精準地掌握作者文字的精髓,讓第一眼看起來不怎麼帥氣或漂亮的演員(至少在大眾流行文化的廣泛定義之下),因為詮釋約翰葛林杜撰出來的人物,個性可愛單純,善良而無害,變得可人而因此帥氣或是美麗。也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約翰葛林的小說或是其改編電影,雖然有一些瘋狂的橋段,卻有著如一般人生活那樣貼近觀眾的底蘊,呈現出來的畫面和故事在不知不覺間消去了與觀眾的隔閡,所闡述的人生道理就更容易鼓舞觀眾,尤其是青少年族群,這一群面對未來難免徬徨不知所措的『人生新鮮人』,甚至是不小心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由於非常喜歡《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在電影公司宣布要拍攝《紙上城市》(Paper Towns, 2015)之後,就相當關注這部電影的動態,無奈終於到台灣上映的時候,不但幾近零宣傳,連影廳數都屈指可數,更因為我正好面臨人生的一個轉捩點,錯過了在大銀幕觀賞的機會,現在想來還是相當可惜。改編自2008年的同名小說,《紙上城市》再次集合了《生命中的美好缺憾》的編劇史考特諾伊斯塔德特與麥可H韋伯,導演則是找來《法蘭克與機器人》的傑克史萊爾。男主角是在《生命中的美好缺憾》有精湛表現的奈特沃爾夫(就是砸爛所有獎盃,隨後失去雙眼的Issac),女主角則是英國超模卡拉迪樂芬妮。不過對《生命中的美好缺憾》重度粉絲如我,最驚喜的應該還是安塞爾埃爾葛特(Ansel Elgort)在片中客串一角,有種特別的喜感。



有別於《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對於生命價值的探索與愛情意義的思量,《紙上城市》乍看之下是一部青少年愛情電影,但卻透過公路電影的形式,轉化成心靈成長的電影。不要以為內容在講述成長,故事就會很乏味,其實不然。故事透過女主角的消失鋪張一個猜謎冒險,借用一個又一個的線索誘惑觀眾進入編劇張羅好的想像空間,隨著電影的推進,我們得到一個既是那麼酸澀卻又充滿希望與正面能量的果實,如同成長的歷程,我們勢必都得付出一些代價,才能長大成人。



『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會遇到奇蹟…』

故事的主角昆汀從小就視隔壁鄰居兼青梅竹馬-瑪歌為人生中的奇蹟,但是因為個性的差異,兩人是好朋友卻無法來電,上了高中之後漸行漸遠,甚至瑪歌還有了男朋友。某天晚上瑪歌闖入了昆汀的房間,兩人在深夜裡展開了一場冒險,本以為兩人的關係正要起飛,沒想到隔天瑪歌卻離奇失蹤,留下了幾個線索等待有人發現。昆汀掌握了這些線索,誓言要找出瑪歌,並且在見面的時候,勇敢的說出心裡對瑪歌的感受。在死黨班、雷達,以及瑪歌的好姐妹蕾西等人的陪同下,一行人展開了公路旅行。



但是很多時候旅行的意義並不在於目的地,而是沿途的景致。昆汀一行人尋找瑪歌的這趟旅程曲折離奇,遠比他們想像的還要多事,甚至在抵達目的地的時候,超出他們所預期。昆汀對於瑪歌的想法從來就都只是昆汀自己一個人的想像罷了,昆汀覺得瑪歌漂亮、聰明、充滿自信、熱愛冒險,但事實上,瑪歌離奇失蹤的原因並不是等著昆汀前來找他,而是瑪歌自己想要離開固有的生活圈去尋找自我,了解自己的能耐。當一個人被自己的想像屏蔽了現實,他就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正如同瑪歌所說的那句:『每件事物近看都很醜陋…』,只是因為我們深陷其中,才看不見那些應該被看見的。昆汀愛著瑪歌,以為瑪歌也這樣的愛著他,所以才會把那個放在瑪歌房間的線索當作是給昆汀的暗示,他從來就不該踏上這趟旅程的。



原來,瑪歌不是昆汀的奇蹟,踏上這趟旅程對昆汀來說才是奇蹟。在這趟旅程當中,他踏出了他渺小的舒適圈,像瑪歌說的一樣,你所想要的東西都在你踏出舒適圈之後才能找到。即將高中畢業的昆汀第一次嘗試蹺課、第一次公路旅行、第一次體會到了友情的堅不可摧,當大家都在離情依依的時候,他們踏出了平凡的生活型態,製造了永遠不會忘記的回憶,得到的東西更不只有他們在沿途上看見的風景,還有找到的自信與願意冒險的動力,相信這絕對能夠影響原本只是想安居樂業的昆汀,能夠擁有更多的人生選擇。



這個城市就像紙做的一般,每個人都在這個紙做的城市裡庸庸碌碌,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也看不清自己的價值,久了,自己也變成了一張紙,在風中散落,在雨中淋濕,迷濛之間悵然若失。『你得先迷失方向,才能找到自我。』瑪歌在電影中如是說,提醒了我們應該從固定的生活模式裡離開,離開了才能更勇敢的追,追尋自己原本以為不可能,但卻充滿無限可能的新世界,在那裡能有對人生的解答與希望。對於故事裡的主角從高中畢業各奔西東時(以及正在畢業季節的觀眾)所面臨的迷惘是很棒的啟發。



電影裡最後一段,昆汀再度的提及了瑪歌,人們對她的行蹤眾說紛紜,昆汀對她的去向也有一種坦然,『那是她的故事』由她自己去說,我的人生要說的是自己的故事,自己去撰寫的故事,才有不可取代的精采。這是《紙上城市》,這是昆汀的故事,你也準備好書寫你的精彩了嗎?


arrow
arrow

    癮評倫 AL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